在北京地坛医院见习期间,一位患者给我带来很多感触,他是一位71岁的肝癌晚期患者,7年前被诊断为“肝恶性肿瘤”,行开腹肝癌射频消融术,之后每年都需要进行TACE巩固治疗。
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立刻闪现出一个词:弱不禁风,他瘦弱得好像连走路都会重心不稳。因为腹水而鼓起来的大肚子,也似乎在故意为难他。得知他因为拉肚子在3个月内瘦了10公斤的时候,我感觉癌症在榨干他的身体。
第二天超声结果显示,这位患者的癌症已经发展到全肝,大小无法测量。第一次接触这样严重的肝癌晚期患者,我不知道他这样的状态还能维持多久,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
我想,从他得病以来,一直都是在痛苦中度过的,除了身体上的,心理的煎熬一定更加折磨和蚕食着他的意志。家里人认为他接受不了肿瘤这件事,一直对他隐瞒。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身体十分关心,他对最亲近人的异常已经有所察觉,开始自己上网搜索索拉非尼是治疗什么的,不断地想去搞清楚自己的身体到底怎么了。
我记得有一次去查房,他突然问道“大夫,您说肿瘤和结节不一样吧?”,他老伴的脸上流露出一阵紧张,并急忙给我们使眼色,患者的这句话既是提问,同时也表露出了他希望医生给出他的病是结节不是肿瘤这个答案,这背后藏着他对死亡深深的恐惧。
在这个患者身上,家属原本想让他快乐地度过最后的时光,不要一直活在痛苦和焦虑中。但没有沟通和交流,即使一味地忍让,但对于患者来说也是一种抛弃。他会觉得自己在面对这个疾病上是一个人,是被孤立的,没有外援。
我们自己是对自己身体最有决定权的人,或许有的人真的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但我认为生命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每个人在感受到死亡离自己很近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恐惧,丧失勇气,情绪失控,放弃,即使是对每天面临很多生死的医生也一样,但时间可以治愈很多事,在起初的负面情绪渐渐散去后,取而代之的是冷静和乐观。
在《当呼吸化为空气》一书中,保罗医生记录下了他在生命最后阶段的所思所想所感,他十分坦诚地向自己的妻子表现自己的弱小、恐惧、无助,在接受了这个事实后,在他人的帮助和鼓励下,可以说是精彩地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历程,并且完成了很多心愿,有了生命的延续。
作为医生,我们无权给患者做决定,但可以做到安慰,为患者减轻痛苦就是很大的成功。因为一个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为患者着想的医生一定是把患者所苦放在首位,能切身感受到患者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治疗过程中,还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老爷子由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为防止划破静脉造成出血,不可以食用硬的食物。家里人对他的饮食管得很严。但有一天,老爷子很想吃京东肉饼,他老伴说:“你不可以吃。”老爷子很凶很倔地训斥了自己的老伴:“你说我为什么不能吃,凭什么不让我吃?”老伴一时语塞,也热泪盈眶。
于浩老师十分耐心地告诉患者:“咱们吃可以,但是一定要确保两点:一是外面的硬皮坚决不能吃,二是要确保里面的肉是干净的,拉肚子刚好一点,吃了不干净的肉又复发就不好了。”之后将家属叫出病房,我听到于老师握着家属的手安慰她,看到家属流着泪不住地点头。
中西医二科副主任医师于浩:“多忍让一点,老爷子生病了身体不舒服,既然咱们选择了不告诉老爷子,那咱们就要承担这份压力,他说咱们就听着,在最后的日子里,尽量满足他的需求,就不要那么严格了,让他舒舒服服、开开心心地走。”
这件事让我想到了临终关怀,同时也想到了《最好的告别》这本书。巴图医生在这书中围绕衰老与死亡的话题展现了当代医学对末期患者的处理,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让我体会到了美国的社会养老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很多好的主意都让我眼前一亮,使我很有触动。书中还提到了“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新颖的观念。
面对死亡,我们应该像个战士一样和死神斗争到最后一刻,以浑身插着各种管子、依靠各种仪器的状态,在一个自己很陌生的地方离开这个世界呢?还是在自己家中,被爱的人包围着,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尽自己所能完成心愿,没有遗憾也没有痛苦地离开这个自己来过,创造过,爱过也留下了痕迹的世界呢?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医生是每天面临死亡最多的人,但是和死亡战斗的不只是医生,面对死亡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
书中一位老年病学家对自己衰老和死亡的态度,让我看到了真正的坦然和生命在最后阶段最美最自然的样子。他接受自己会变老的现实,直面自己的能力在一点点丧失,关注着自己身体细小的变化,评估着自己的状态,更细心地照顾自己,让自己在死神留的最后一点空间里更有尊严地活着。
我想当死亡降临,作为医生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患者知道我们会陪着她,让她树立面对死亡的勇气,接受它;其次,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帮助她;最后,引导患者发现在自己看来最重要的事情,最终心满意足地在承受了很少痛苦的情况下,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我知道现实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想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一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死亡面前,我们都是初学者。
指导老师点评:作者是来到我科室实习的8年制研究生,这篇短文记录了她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衔接之处,带教老师身体力行,示范学生关心爱护患者,体谅帮助家属,医护人员和家属一起努力,给患者更好的关爱和照护。我们希望通过老师的言行,教会学生共情和沟通,引导学生成为有温度的医生。
医学人文点评
笔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示了一个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场景,对于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医生一方面要选择治疗方案,另一方面还要面对患者及家属心理、精神和家庭关系层面的压力与痛苦。最普遍的应对是遵从患者家属的意见,向患者隐瞒病情,因为大家习惯性认为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焦虑,有助病情改善。于是就出现了患者、家属和医者三方常见的“猜疑与逃避”现象,无法共同面对真实病情的结果恰恰是患者失去了选择权和尊严,家属事后长时间的哀伤,还有医者的挫败感。
笔者开始选择转身去面对,她同情并细腻地观察了患方的痛苦与纠结,尝试通过自己的学习去反思这一现象。反思是行动的开始,需要多方面的专业和人文知识素养,以及临床工作中的实践和总结,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来稿,分享自己的体会,共同探讨这一普遍现象的背后原因和解决方案。
周健
北京同仁医院
干部医疗科/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
“人生总是在最精彩的时候,遗憾离席”这是一部电影中一位老妇人在得知自己患了绝症,时间所剩无几时发出的感叹。面对死亡我们会有更多对生的眷恋和死的恐惧。“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而在我被世界遗忘之前,我会一直一直记得那些爱,记得所有给过我温暖和陪伴的人,就像他们从未离开那样。”电影《寻梦环游记》又从另一个视角阐释对死亡的认识。死亡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增进对死亡的认识,引导他们建立合理的死亡观,并进一步以死观生,促进他们树立珍惜生命的生存意识,指引他们追求生命的价值,构建更有意义的人生。
医务人员在帮助患者及家属面对死亡时需要将理性的专业技能用感性的方式表达,帮助患者减轻对死亡的恐惧,提高患者的临终生命质量。这个过程是职业素养的提升也是自我心智的修炼。地坛医院的老师将人文关怀和死亡教育融入临床教学过程中,让医学生不局限于诊疗技术的学习,同时关注人的需要,在自我人格的完善中去帮助他人,为临床人文教学落地提供了优秀示例。
点评人:刘影
北京同仁医院感控处助理研究员
文章评论